本文作者:田梦茹
第一章:前言
就业是每个人融入社会,实现自我价值,以及得到足够的物质基础的重要途径。对于残障伙伴群体来说,稳定的工作不仅意味着经济独立,更代表了社会对每一个残障伙伴的个体价值的认可和尊重。然而,由于各种实际问题或主观偏见,残障伙伴在就业过程中通常面临着更多的挑战。
本手册旨在为残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,包括政策解读、就业机会、案例分享等内容,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职场,实现职业目标。同时,我们也希望本手册可以激励更多残障伙伴士勇敢迈向职场,展现自身才华。
本手册适用于求职期/职业转型期残障人士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、公益组织及关注社会公平发展的研究者。我们坚信,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,社会的包容与支持将为残障伙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,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多元的职场环境。
第二章:法律与政策支持
我们从不孤行,何不试试借力打力,从争取自己的权益开始
1. 法律盾牌:国内外核心法规解析
① 国内基本法保障
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》(2023年修订)
- 平等的就业权→ 你的底气
残疾人保障法(第3条)明确规定,“残障伙伴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劳动权利”
就业配额+保障金制度(第33条)→ 企业的义务
企业需按1.5%-2%比例雇佣残障员工,未达标者需缴纳工资额1.6倍的保障金,这笔钱可用于你的职业培训。
无障碍就业权(第52条)→ 你的主动权
可要求企业提供岗位适配改造,如申请站立办公椅(腰椎损伤者)或屏幕阅读软件(视障者)。
职业重建权《就业促进法》(第45条):失业后可向街道申请免费技能再评估与转岗培训。
② 国际公约加持
• 联合国《残疾人权利公约》第27条
中国作为缔约国,你有权引用公约要求企业提供“合理便利”,例如:
远程办公(精神障碍者急性期)
弹性工时(需定期治疗的罕见病患者)
2. 政策工具箱:把福利变成竞争力
① 个人可申领的“职业燃料包”
• 技能升级补贴
参加大数据分析等紧缺职业培训,可报销80%学费(上限5000元/年)
操作指南:登录“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”上传课程证书
• 无障碍改造补贴
企业为你安装盲文打印机可申请50%费用补贴,需保留发票向残联报备
2. 政府扶持政策
为促进残障伙伴平等就业,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涵盖就业安置、职业培训、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:
• 税收优惠与补贴政策
政府为鼓励企业聘用残障伙伴,提供一系列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。例如,单位若满足残疾人占职工25%以上且不少于10人(盲人按摩机构为5人),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(按最低工资4倍限额退税)及社保补贴。还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减免,降低用人成本。此外,政府还设立专项资金,对为残障伙伴提供无障碍工作环境,确保残障伙伴能在适应的环境中工作。
• 残障人就业保障金制度
为促进残障伙伴公平就业,国家实施了残障伙伴就业保障金制度,要求用人单位需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(通常不低于1.5%),未达比例需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。2025年前,省级、地市级编制50人以上的党政机关和67人以上的事业单位需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。这笔资金用于支持残障伙伴。该制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企业招聘残障伙伴的积极性,同时为残障伙伴就业提供了更稳定的资金支持,推动社会实现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分配。
• 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
政府要求各单位在工作场所建设无障碍设施,为残障伙伴提供便利的工作环境。这包括无障碍通道、盲道、低位办公桌、语音引导系统等,确保残障伙伴在工作场所能自由通行、自主操作。而超比例安置企业还可获奖励,用人单位可申请社保补贴、设施改造补贴等。
• 反歧视与平等就业权利
法律明确规定,任何单位不得因残疾而拒绝录用符合岗位要求的求职者,也不得在劳动合同中附加不合理限制。残障伙伴在就业过程中,享有与普通劳动者相同的薪资、福利和晋升机会。企业需确保在招聘时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,避免隐性歧视,如以“身体健康”为理由无故拒绝残障伙伴。
• 企业如何合规招聘残障员工
确保招聘流程的公平性、透明性和合理性,同时合理设置岗位要求,根据残障伙伴员工提出的要求,提供无障碍面试与工作环境,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政府扶持政策,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。
第三章:残障群体的就业机会与职业选择
1. 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
许多制造业和手工业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,例如检测员、工艺品制作等,这些岗位对体力要求较低,适合部分残障人士
一些盲人或视障人士可以从事乐器调音师等职业,而听障人士在手工业领域,如雕刻、陶艺、刺绣等,有较强的适应性
2. 数字经济
客服岗位,如在线客服、呼叫中心等,可通过语音识别或打字交流,为行动不便或听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
3. 创业与个体经营
互联网行业的灵活性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可能,如软件开发、网络营销、数据分析等。
自媒体,短视频创作为有表达能力的残障人士提供了自主工作的机会
各国政府提供针对残障人士的创业扶持政策,如低息贷款、税收减免、技能培训等
社会企业同时也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实现创业梦想。
4. 社会企业与公益组织
专门为残障人士提供的企业与平台许多企业专门招聘残障人士,如专门的呼叫中心、手工艺品合作社等
如何申请公益组织的就业支持申请流程通常包括提交申请、评估适配岗位、提供技能培训、推荐就业机会
例如,中国残联、无障碍就业基金会等机构为残障人士提供求职帮助
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也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残障人士就业计划
第四章:企业如何创造包容性工作环境
1. 无障碍办公环境建设
确保办公场所设有无障碍通道、电梯、自动门、轮椅通道等,方便行动不便人士出入适配办公桌椅、高度可调的设备等,提高舒适度和工作效率
确保企业内部系统、招聘网站对屏幕阅读器友好,帮助视障人士顺利使用。
2. HR 招聘与培训指南
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欢迎残障人士申请,并提供无障碍申请渠道。
采用多样化的面试方式,如远程面试、手语翻译、文字面试等。
对全体员工进行无障碍意识培训,提高包容性文化。
第五章:成功案例及求职经历分享
就业之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,对于残障伙伴来说更是一段富有挑战性的历程。本册希望这些真实的声音能够为您带来信心和动力,让更多残障伙伴勇敢迈出求职的第一步,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!
上海某助残公益组织Y老师说:“在多年的帮扶过程中,我见证了许多残疾伙伴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。最初,他们往往依赖父母陪同,甚至连自我介绍都感到困难。但在我们的陪伴和团队中残疾社工的激励下,他们逐渐克服了自卑,学会了独立。通过参与手工订单制作等实际工作,他们不仅摆脱了对外界支持的完全依赖,还开始主动融入社会,承担家庭责任,并用自身的价值回馈他人。这种成长不仅改变了他们,也让我们的公益服务变得更加深入和多元。”
Q老师:“求职过程中我遭遇了许多偏见,有些公司在电话里沟通顺利,但见面后却因担心安全问题而拒绝录用,甚至有的在我入职后第一天就让我离开。面对一次次的拒绝,我并没有放弃,而是不断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,学会如何在电话面试中争取更多机会。慢慢地,我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求职策略,让招聘方愿意听我讲完,甚至愿意见面交流。虽然仍会遭遇拒绝,但我明白,这并非因为能力不足,而是行业选择和匹配度的问题。正是凭借这份不服输的精神,我一步步突破障碍,证明了盲人不止一条出路,而是可以闯出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。”
希望您在阅读完本册后,能够在求职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!